欢迎来到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!
  • 设为主页
  • |
  • 加入收藏
学院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中德学院举办“协同育人,德润中西” 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

时间:2025年04月25日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要求,中德学院于4月22日下午召开“协同育人,德润中西”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。会议通过制度学习、文化研讨、视频学习、实践交流等环节,深化教师对师德内涵的理解,促进中德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创新,全面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。党委书记刘臣洲主持会议,全体教师参加会议。

会议首先由德语教研室副主任秦雪珂领学了《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及学校师德师风相关文件精神。通过集中学习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师的职业规范与责任担当,强化教师的规矩意识与规则意识。

在文化研讨环节,聚焦中德文化中的师德典范展开深入探讨,对比分析了中国“教育家精神”与德国“洪堡精神”的核心内涵。中国“教育家精神”强调家国情怀、道德情操与育人智慧,以孔子、陶行知等为代表;德国“洪堡精神”则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统一、学术自由与全人教育,体现了威廉·冯·洪堡的教育理念。尽管文化背景不同,但两种精神在使命驱动、人格示范和以人为本等方面高度契合,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。

随后,全体教师共同观看了专题视频“从传统文化看涵养师德的重要性”,深入研习《礼记》“教也者,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”的育人智慧,深刻领悟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对当代师德建设的深远意义。与会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修养的文化根基与时代价值。

在专题学习基础上,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,分享了扎根文化传统、创新育人模式、践行育人使命的实践探索与深刻体悟。

雷蕾老师表示:“从孔子‘有教无类’的仁爱,到陶行知‘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’的奉献,从蔡元培‘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’的创新,到于漪老师‘一辈子做教师,一辈子学做教师’的坚守,这些伟大教育家以思想与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,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。让我们以大教育家为榜样,在课堂中践行仁爱育人,在实践中勇于创新突破,在喧嚣中坚守教育初心。”

阎婕老师表示:“洪堡提出的‘教学与科研相统一’和‘人格全面培养’,不仅奠定了现代大学之基,更与中华传统师道‘立德树人、言传身教’不谋而合。在教学中,我们既要像洪堡倡导的那样,鼓励学生独立思考、勇于创新;也要以张桂梅老师‘燃灯育人’的坚守,传递‘仁而爱人’的教育温度。”

陈琛老师表示:“真正的师德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,更蕴含在对每个学生生命成长的敬畏之中。师德建设不是外在约束,而是内在的精神成长,它要求我们不断超越技术层面的教学能力,通过榜样引领、情景体验、实践教育、师生互动等形式,激发自身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。”

党委书记刘臣洲在最后总结中强调,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,中德学院作为融贯中西的教育平台,既要扎根中国大地,恪守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持续以“红、廉、孝”主题教育为抓手,传承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文化根脉;又要放眼国际,汲取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精髓,构建“德润中西、知行合一”的特色育人体系。学院将要持之以恒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监管责任,坚持师德违规“零容忍”,坚决执行学术不端和师德违规惩治机制,通过师德涵养与专业发展的同频共振,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。

此次会议既是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探索,更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节点。未来,中德学院将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,在师道文化传承中筑牢师德根基,在红色基因赓续中锤炼师风,打造富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师德师风培育体系,为我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。